文/子風 一件事情,抽象與實像,若能兼具的說,當然是最好的,而當一件事情只被說了抽象,而故意或是不想注意實像的說時,那這件被說了的事情恐怕就是被說得面目全非了。 最近,英國「經濟學人」幹了一件這樣的事;它在社論發表了一篇要習近平正視歷史的LESSSON的文章。 看「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處處能瞧見這篇文字撰寫人的心中掙扎。通篇文章就是一個抽象的想法主意在打轉。 怎麼說呢? 說她的掙扎前先來看看一段關於70年前一段事的一些文字記載:「 1942年初,當香港剛剛被日軍佔領之際,一個大規模的營救行動隨即展開。即使到了70多年後的今天……」這一段記錄,說的是「虎口脫險」、發生時間文章已經 記載是1942年,彼年,日軍登上了已被英國掠奪去甚久的香港,一連串又串一連所謂的驚天動地的什麼香港保衛戰就此展開。 當這篇「經濟學人」的社論求習近平要記取歷史「教訓」時(教訓,是臺灣媒體聯合新聞網翻譯的中文;但就英文說,也能是課程)。我們卻悲哀地發現,顯然地,他們已經忘記或者仍舊是一種可以隨時的遺忘,因為在經濟學人發表這篇對中國戴起有色眼鏡觀看,而對昔日的軍國日本選擇性遺忘甚而轉為日本求情說中國對日本不公平時,哀哉英國人,顯然已經忘記實像歷史,而只願在如今的抽象所需中打轉。 但再怎麼於抽象中轉終究是出不來的,就好像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乘著美國軍鑑去收復了南中國海的諸中國所屬群島一樣,已是一個實像的事實。 真正該正視歷史課的(或是臺灣奇怪的翻譯「教訓」),或許不是別人,而是這同樣一群被日本人在1942年打、在2015年發表文章要習近平正視什麼的英國人。